高级会计师技术总结可以这样写:开头概述工作经历,主体详细描述主要工作内容和成就,结尾总结经验教训。网上有现成的模板,但最好根据个人经历调整。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不能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运用价值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局面,而且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控制制度的实施。政府和社会监督不力,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责任未落到实处,给部分单位不按规定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带来可乘之机。下面,笔者仅就个人观点分析一下,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
寒假期间,我完成了对索科洛夫的《会计发展史》的阅读,该书包括前言、经济核算与复式会计的产生、核算成为科学、改革前俄国核算的产生与发展、俄国的会计科学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核算、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等九个部分。
索科洛夫在这本书中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以会计科学思想的逻辑发展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会计观念、技术和方法的演进过程以及有关会计学派的特点,特别是通过结合不同学者对会计科学发展贡献的理论概括与观点介绍,注重从史学展的角度来研究会计科学思想的演变规律,从而体现出该书与其他西方类似著作所缺乏的一个基本特征。该书的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及主要观点如下:
一、会计核算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索科洛夫在研究会计核算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时,区分了经济核算、会计核算、复式会计、会计学与会计科学等概念,认为复式会计是会计核算发展的结果,而会计核算只有在摆脱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约束并确定科学的原则之后才能转变为科学,会计核算科学是会计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十月革命前俄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形成与变化
受列宁的有关会计核算阶级本质思想的影响,或许国的史料更为翔实,所以索科洛夫对改革前后的俄国会计核算进行了专门研究。
三、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核算思想
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出现了变化,美国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到20世纪中叶,英美的会计理论开始活跃起来。所以索科洛夫在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会计核算思想的发展时,不仅介绍了德国学派、法国学派,还重点研究了英美学派。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会计核算实践
索科洛夫出生于前苏联,也许前苏联是最早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许前苏联是当时的“老大哥”,所以作者在介绍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时,将主要部分放在了前苏联,仔细研究了前苏联建国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整个会计发展历史,而对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计核算发展则采取了概略研究的,简单地研究了当时社会主义各国取得的主要会计核算理论与成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协作实现了会计核算的同步发展。
高级会计师评审一般需要发表二到三篇论文,各省对论文发表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章字数在2000字到5000字之间,需发表在有CN刊号、ISSN刊号、省部级以上的会计专业类正规期刊上。其它要求如下:
1、内容及体裁 申报人提交的论文,应紧密结合自己取得高级会计师讲师资格以后,所从事的会计管理工作及专业特点,由本人独立撰写,应是研究类论文。 申报人中除少数人员专门从事理论研究以外,一般都是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因此申报人撰写的论文应是工作研究类的论文。申报人论文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对本专业的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势有独岛见解,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2、申报人撰写论文要避免以下现象: ①论文的题目太大,而申报人的经历和视野有限;掌握和积累的材料有限,对相应的问题不熟悉,使论文对有关工作的研究,出现深入不下去或以偏概全的问题。 ②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或介绍申报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文章中缺少本人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③申报人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申报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④申报人送交的论文,可以是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过的,也可以是为申报职称专门撰写的。 总的来说,一定要注意避免写那些被无数人写过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工作写、题目要比较具体,我们称之为“工作研究型”的文章,这样的文章 会让专家感觉你下了功夫!另外选择杂志最好选择会计专业类杂志,一般来说各省的高评委都是本省的会计、审计专家,这些专家一般也是会计类杂志经常邀请撰稿 的对象,如果评审专家的文章也在你选择的杂志上发表过,那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