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
2、林毅夫,“东南亚金融危机值得推敲斟酌的几点经验教训”,《经济学消息报》,1998-05-08。 刘树成、汪利娜、常欣,“中国经济趋势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4月。
3、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4、时光如梭,我在安徽财经大学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求学之路,随着论文的结束,即将达到终点。真诚感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他们的指导和教诲让我在两年半的学习力获益匪浅,成为了一名国贸学子。
徐现祥的学术成就斐然,其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在2007年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这是当年理论经济类论文中的唯一获奖作品(类别限定)。自2000年起,他在顶级学术期刊上活跃,如在《经济研究》发表5篇论文,分别在《经济学(季刊)》和《管理世界》上发表3篇和2篇。
徐现祥是一位活跃在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涵盖了初次分配、地方官员、经济增长等多个重要议题。他的论文《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发表于2008年《经济研究》第二期,探讨了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及其原因。
其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荣获“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理论经济类博士论文,全国该年度只评出此1篇)。
徐现祥在学术荣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2007年,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在理论经济类别中,由导师舒元教授指导的成果。
[1] 徐现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2] 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任期、去向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即将刊出[3] 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徐现祥,这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于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他在学术道路上展现出非凡的成就,2004年在中山大学完成了他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目前,他担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的副教授,并且担任系主任一职,引领着学术研究的方向。
1、论文一: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如何通过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和激发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分析互联网在不同行业和国家的应用情况,本文揭示了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并讨论了其在促进包容性增长和改善社会福祉方面的潜力。
2、经济论文题目中,宏观经济政策或区域经济研究相对较好写。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方面的研究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由于这些政策涉及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数据公开且易于获取,研究起来有较高的可行性。
3、提供一些经济统计类的学年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