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8年,入校后惊奇地发现,报考新闻系的学生,是文科生中分数最高的,我从原来高中班上的前三名变成了大学班上的倒数第几名。原因是,同级好几位同学,高考后,都以为自己没有发挥好,担心上考不了一所重点大学,以保底心态,报了全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
结果成绩出来,出乎自己的所料,很多人的成绩超过了人大新闻系、甚至有过北大中文系的录取线,年级里,还有一位某市的语文单科状元。
之后,这些不甘心的学霸们,大多经过四年用功学习,在后来的若干年,都继续读了人大、复旦、北大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名校的博士研究生。
所以,对一部分天生学霸来说,其实,读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一口气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即使一天新闻也没有做过,他们也会把学问做到极致。
这告诉我们,有些时候,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心气和兴趣。
2、
大学新闻系四年,最受益的便是,不停地被自己喜欢的老师认可,被自己喜欢的同学认可,被自己喜欢的社团认可,然后,不断激发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遇到教学设备出状况,自发地主动去解决,并通过沟通达成一些困难事项。后来,听说老师在背后不经意地当众点赞:这就是新闻系学生需要具备的优点,采访时,遇到任何问题都要设法去解决,不推辞。这鼓励了自己在解决问题这方面能力的增长。
恋爱时,和当时的女友吹牛,实习半学期要在中央媒体发10篇稿件。结果,在虚荣心的刺激下,还真是想尽一切办法在中央某日报熬了4个月,发了17篇稿子。不断获得你在意的人的认可,这算是新闻系教的吗?
社团时,遇到光明日报记者在南斯拉夫遇难事件,策划一系列活动,团结了一切能团结,甚至平日有冲突的才子佳人们,大家凝聚成一团火,成为一个校园亮点活动。感觉大家看你像看一位英雄,这种美好的错觉,算不算新闻系赐予的?
不管是不是,但是,从新闻系出来,学会或练习了几点:主动解决问题、拼命地去获得认可、在大事件中要敢于挺身而出,并具有一定策划能力。你说,这和新闻系有没有关系?
3、
这十几年也看到,新闻随着媒介的变化发生着质变。从报社到杂志,再到企业。从做新闻,再到转战企业,与做新闻的同行沟通,策划相关传播主题。期间,新闻也在发生变化。
2005年,在都市报鼎盛时期,每天看到知名企业、广告主到报社公关稿件。当时想,如果哪天资本能来掌握话语权(比如像当时有老潘的《SOHO小报》,做的不错),何必天天来公关。想着,未来,有一天很多资本可以办报、办杂志、做媒体,或是一件幸事,相互制衡。
今天,转身到企业做,看到很多媒体背后的资本的力量,看到新闻的另一面。不知道。作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通过实践,只是想到了“资本办媒体”或是一个方向。不知这是不是新闻系老师教出来的。
如果回头重新选择,还是会继续在三个专业中徘徊:新闻、法学、中文。寄希望于能以所学之长,匡扶正义。但现实告诉我们,金融类、经济学类专业或更有前景。
认识这个世界,在具备一种价值观之后,其实,人们更需要一把真实有效的钥匙。
一顶一的好学校。
我是年纪有点大了,不然我也去读去。
学费亲民呀。国际学生,它便宜;外州学生;它便宜;本州学生,它还便宜。
好像东西海岸的大学,常常是一年五六万,UT Austin,国际学生,也就三万多,多给力呀。
南方的学校,风景好。容易遇到爱情。
还有,就是老是有人来送温暖。
比如,毕业季到了,会有已经发达了的校友、系友之类的友好人士,宣布捐赠方案,诸如这一届或者这个专业的等等毕业生这一年的费用,他包了。把个毕业生激动地赶紧去财务算账,看自己能拿到多少钱,是给自己买个新车呢还是到外边儿耍耍,“世界这么大啊,我再去看看”。
我常有忧患意识,老是担心,就这么几个学生,这么多阔佬儿,学生不够用了咋?你给包一年学费,他也包一年,一共才几年呀 .....
胡思乱想,有病!
我自责道。
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不错,专业学习中有很多课程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美术基础也有图象软件的使用等等,我女朋友也是学这个的,支持你!
主要课程
广告学原理 、设计概论、传播学概论、社会统计学原理、计算机统计软件应用、广告美术技法、市场调查方法、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心理学、广告摄影、三维动画设计、公共关系学概论、市场学概论、营销学概论、广告媒体分析、广告管理与广告法 、装饰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装潢、 CI 设计 、 商标标志设计、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问达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 Share1 Followed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 模拟志愿填报 1Follower1 answer大风大浪就是闯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形象设计与策划)、摄影、广告学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2年,时称轻工美术设计系,是山东省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设计院系。1992年更名为工业设计系;1998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1年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2011年更名为艺术学院;2018年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在长达近40年的办学历程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的建设者历经艰辛,励精图治,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谱写了艺术教育的辉煌篇章,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专业教师85人,其中教授14人,副高职称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余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美术与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山东省美术设计家协会主席、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杰出人才。教师中10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学院设有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学科,设计历史与理论、工业产品与服装设计、手工艺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5个研究方向。艺术硕士设有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手工艺设计)、美术(公共艺术、油画、中国画、摄影)2个专业(领域)8个研究方向。工程硕士设有工业设计工程(工业设计)。学院有1个“十三五”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设计学;1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齐鲁文化产品创新研究中心”;1个“创新设计大数据济南中心”。2017年,成立“齐鲁工业大学服装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摄影、广告学、基础教学等7个系(部),下设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形象设计与策划)、摄影、广告学6个本科专业、10余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2600余人,其中研究生230余人。学院设有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研究院、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所、服饰文化与品牌研究所3个研究院(所),1个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下设工业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服装实验室、视觉传达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公共实验室、上海3D部落“设计智造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现有教学面积5000余平方米,实验室设备价值达到2300余万元。学校图书馆设有专门的艺术图书资料室,共有中外图书10万余册。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大力实施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专业(群)——产品设计专业(群);省级精品课程1门——产品设计;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工业设计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2个--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教学团队;校级精品课程7门。学院建有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泰安东升服装有限公司、上海飞诺汽车设计公司等20余个产学研基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需要。近几年,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级(含全国协会)奖励100余项,省部级(含省级协会)奖励20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作品)500多篇(幅);获国家专利34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外观专利 187项;出版专著和高等教育教材100余部,其中,3部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艺术系列丛书被选为山东省设计艺术自学考试指定教材,10余部教材获得省优秀教材一、二等奖。在多项产学研实践类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展的山东展区部分工程和彩车的设计与制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嘉奖,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或研修。先后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国索伦特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美国东北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水原大学、加拿大安省皇家学院、台湾大同大学、台湾大叶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与设计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欢迎大家来我们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读书,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形象设计与策划)、摄影、广告学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2年,时称轻工美术设计系,是山东省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设计院系。1992年更名为工业设计系;1998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1年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2011年更名为艺术学院;2018年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在长达近40年的办学历程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的建设者历经艰辛,励精图治,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谱写了艺术教育的辉煌篇章,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专业教师85人,其中教授14人,副高职称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余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美术与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山东省美术设计家协会主席、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杰出人才。教师中10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学院设有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学科,设计历史与理论、工业产品与服装设计、手工艺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5个研究方向。艺术硕士设有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手工艺设计)、美术(公共艺术、油画、中国画、摄影)2个专业(领域)8个研究方向。工程硕士设有工业设计工程(工业设计)。学院有1个“十三五”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设计学;1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齐鲁文化产品创新研究中心”;1个“创新设计大数据济南中心”。2017年,成立“齐鲁工业大学服装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摄影、广告学、基础教学等7个系(部),下设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形象设计与策划)、摄影、广告学6个本科专业、10余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2600余人,其中研究生230余人。学院设有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研究院、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所、服饰文化与品牌研究所3个研究院(所),1个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下设工业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服装实验室、视觉传达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公共实验室、上海3D部落“设计智造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现有教学面积5000余平方米,实验室设备价值达到2300余万元。学校图书馆设有专门的艺术图书资料室,共有中外图书10万余册。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大力实施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专业(群)——产品设计专业(群);省级精品课程1门——产品设计;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工业设计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2个--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教学团队;校级精品课程7门。学院建有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泰安东升服装有限公司、上海飞诺汽车设计公司等20余个产学研基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需要。近几年,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级(含全国协会)奖励100余项,省部级(含省级协会)奖励20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作品)500多篇(幅);获国家专利34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外观专利 187项;出版专著和高等教育教材100余部,其中,3部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艺术系列丛书被选为山东省设计艺术自学考试指定教材,10余部教材获得省优秀教材一、二等奖。在多项产学研实践类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展的山东展区部分工程和彩车的设计与制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嘉奖,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或研修。先后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国索伦特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美国东北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水原大学、加拿大安省皇家学院、台湾大同大学、台湾大叶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与设计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欢迎大家来我们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读书,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Read moreUpdated on 2021-12-09 模拟志愿填报 0 Add Comment Mark ReportRelevant Question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管理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问达院系介绍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湖南工商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湖南工商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 Share1 Followed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 输入分数测大学 1Follower1 answerMG229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湖南工商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一、学院简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基础课部,2002年建中文系,期间经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4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系、编辑出版学系、文秘系、广告学系、新闻学系和中文基础课教研室6个教学机构,设有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等5个本科专业,肩负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并建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传媒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另有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湘商文化研究基地”,5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中心”、“商业文学研究所”、“休闲产业研究所”、“书良古籍工作室”、“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教师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5人,博士后2人,硕士27人。并拥有湖南省文史馆员3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另聘请了谭桂林、季水河、韩少功、李鹏飞、舒斌、李咏等著名作家、学者和行业专家为麓山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老师们整体素质高,坚持教书育人,富有奉献精神。学院依托学校商科教育平台,坚持走质量立身、特色立院,跨界对话、文商结合的道路。致力于“把小学院建设成产学研的大平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蓬勃发展。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该院现承担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2大学科门类的建设任务,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多年来遵循立足文学、依托商科、凸显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取得较瞩目的成绩:近五年出版著作33部、古籍11部、教材4本;新增项目2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完成课题10项(含国家级2项、省级重点1项);发表论文120多篇(权威刊物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CSSCI来源期刊22篇);获各类奖项12项。在建设中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和亮点:一是商业文学研究。首提“商业文学”概念,并占据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主办了2次全国商业文学研讨会,《光明日报》2次登载长篇会议综述,多家媒体高度赞誉;《中国商业文学发展概论》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日本福冈大学《人文论丛》翻译其绪论予以推介;当代商界小说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最权威的研究阵地;开设全国高校独有的特色课程“商业文学研究”。二是古籍整理。成立省内第一家古籍工作室;1部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部作品因填补国内史料空白被新华网等媒体深度报道;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省内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三是新闻传播研究。提炼特色,借助商科院校优势资源,形成财经新闻、传媒产业管理等研究亮点。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多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推广;“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管理机制研究”获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立项。四是湘商文化研究。本着研究湘商、发展湘商、服务湘商的理念,成立了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院”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湘商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探寻产学研合作之路,组织编撰《湘商文库》,开办“湘商会讲”,筹建湖南湘商档案博物馆及湘商大数据库中心,相关工作初见成效。该院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启动,2015年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设立了传媒产业管理硕士专业,2016年正式招生;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正式获批,将于2019年正式招生。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该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等5个本科专业,积极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中文和新闻传播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本科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深受学生欢迎。目前该院建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广告学概论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以及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新闻学等6门教学改革示范课程,1门教学案例库,6门考试改革示范课,1个传媒卓越人才素质提升班和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近5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排名第一)。学院在坚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有中央财政资助项目现代传媒与办公模拟实验室、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基地湘潭县晓霞山文艺村基地(齐白石、黎锦熙等先贤故土)、湖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现代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与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合作),以及红网、顺风传媒、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等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分类管理,引导学生修炼良好品格、提升综合素质:紧扣“专业+互联网”的特色,指导学生创办《有观》、《跨界?文新杂志》、《文新时报》、《耕笔》等多个学生自媒体平台;指导商帆文学社、普贤国学社、翰枫剧社、时光书信社、哈利波特电影社等学生社团(团队)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汉语文化节、秘书节、“麓山枫”学术论坛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等;承接企业实战项目,创新创业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立项,学科竞赛活动亦屡创佳绩,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省级奖励106项。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创行世界杯中国站区域赛“社会创新大赛”、“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湖南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等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因人才培养素质普遍较高,近5年毕业生中有近70人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费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5年年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尤其是该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连年保持“三高”(志愿填报率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近年来招生一二志愿填报率高(如2017年度文科填报率1.259,理科填报率1.450),且录取分数也连年上升;学生就业率一直在97%左右,考研率一直在20%左右。各项指标在学校各专业中遥遥领先。该院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时领风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有的工作不久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行业精英,比如汉语言文学专2013届毕业生曹萍波现为湖南卫视记者,芒果文学圈圈主,90后青年作家;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英文秘方向)2014届毕业生刘仕杰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中心签约扶持作家;编辑出版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贺黎湘成功创业,毕业后就职于专业的广告、品牌营销公司。现为《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哈谷传媒CEO。 ~欢迎大家来我们湖南工商大学读书,我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湖南工商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一、学院简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基础课部,2002年建中文系,期间经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4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系、编辑出版学系、文秘系、广告学系、新闻学系和中文基础课教研室6个教学机构,设有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等5个本科专业,肩负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并建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传媒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另有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湘商文化研究基地”,5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中心”、“商业文学研究所”、“休闲产业研究所”、“书良古籍工作室”、“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教师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5人,博士后2人,硕士27人。并拥有湖南省文史馆员3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另聘请了谭桂林、季水河、韩少功、李鹏飞、舒斌、李咏等著名作家、学者和行业专家为麓山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老师们整体素质高,坚持教书育人,富有奉献精神。学院依托学校商科教育平台,坚持走质量立身、特色立院,跨界对话、文商结合的道路。致力于“把小学院建设成产学研的大平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蓬勃发展。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该院现承担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2大学科门类的建设任务,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多年来遵循立足文学、依托商科、凸显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取得较瞩目的成绩:近五年出版著作33部、古籍11部、教材4本;新增项目2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完成课题10项(含国家级2项、省级重点1项);发表论文120多篇(权威刊物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CSSCI来源期刊22篇);获各类奖项12项。在建设中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和亮点:一是商业文学研究。首提“商业文学”概念,并占据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主办了2次全国商业文学研讨会,《光明日报》2次登载长篇会议综述,多家媒体高度赞誉;《中国商业文学发展概论》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日本福冈大学《人文论丛》翻译其绪论予以推介;当代商界小说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最权威的研究阵地;开设全国高校独有的特色课程“商业文学研究”。二是古籍整理。成立省内第一家古籍工作室;1部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部作品因填补国内史料空白被新华网等媒体深度报道;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省内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三是新闻传播研究。提炼特色,借助商科院校优势资源,形成财经新闻、传媒产业管理等研究亮点。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多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推广;“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管理机制研究”获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立项。四是湘商文化研究。本着研究湘商、发展湘商、服务湘商的理念,成立了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院”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湘商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探寻产学研合作之路,组织编撰《湘商文库》,开办“湘商会讲”,筹建湖南湘商档案博物馆及湘商大数据库中心,相关工作初见成效。该院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启动,2015年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设立了传媒产业管理硕士专业,2016年正式招生;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正式获批,将于2019年正式招生。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该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等5个本科专业,积极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中文和新闻传播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本科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深受学生欢迎。目前该院建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广告学概论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以及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新闻学等6门教学改革示范课程,1门教学案例库,6门考试改革示范课,1个传媒卓越人才素质提升班和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近5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排名第一)。学院在坚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有中央财政资助项目现代传媒与办公模拟实验室、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基地湘潭县晓霞山文艺村基地(齐白石、黎锦熙等先贤故土)、湖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现代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与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合作),以及红网、顺风传媒、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等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分类管理,引导学生修炼良好品格、提升综合素质:紧扣“专业+互联网”的特色,指导学生创办《有观》、《跨界?文新杂志》、《文新时报》、《耕笔》等多个学生自媒体平台;指导商帆文学社、普贤国学社、翰枫剧社、时光书信社、哈利波特电影社等学生社团(团队)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汉语文化节、秘书节、“麓山枫”学术论坛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等;承接企业实战项目,创新创业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立项,学科竞赛活动亦屡创佳绩,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省级奖励106项。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创行世界杯中国站区域赛“社会创新大赛”、“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湖南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等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因人才培养素质普遍较高,近5年毕业生中有近70人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费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5年年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尤其是该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连年保持“三高”(志愿填报率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近年来招生一二志愿填报率高(如2017年度文科填报率1.259,理科填报率1.450),且录取分数也连年上升;学生就业率一直在97%左右,考研率一直在20%左右。各项指标在学校各专业中遥遥领先。该院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时领风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有的工作不久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行业精英,比如汉语言文学专2013届毕业生曹萍波现为湖南卫视记者,芒果文学圈圈主,90后青年作家;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英文秘方向)2014届毕业生刘仕杰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中心签约扶持作家;编辑出版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贺黎湘成功创业,毕业后就职于专业的广告、品牌营销公司。现为《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哈谷传媒CEO。 ~欢迎大家来我们湖南工商大学读书,我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Read moreUpdated on 2021-12-09 模拟志愿填报 0 Add Comment Mark ReportRelevant Question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Central South University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