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5免费论文网-论文免费参考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毕业论文 >

谁能给我篇数学小论文

来源:985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24-11-22 06:33:51 |

谁能给我篇数学小论文

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前提下,争取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佳效果,因此,最优化问题成为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统筹、线性规划一排序不等式等内容。

最优化问题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由于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因此对于开拓解题思路,增强数学能力很有益处。

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的基础知识相当广泛,很难做到一一列举。因此,主要是以例题的让大家体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经典例题]

例1: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问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

[分析]因为每一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所以每一辆汽车可运走的箱子重量不会少于2吨,否则可以再放一只箱子。

所以,5辆汽车本是足够的,但是4辆汽车并不一定能把箱子全部运走。例如,设有13只箱子,,所以每辆汽车只能运走3只箱子,13只箱子用4辆汽车一次运不走。

因此,为了保证能一次把箱子全部运走,至少需要5辆汽车。

例2:用10尺长的竹竿来截取3尺、4尺长的甲、乙两种短竹竿各100根,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几根?怎样截法最合算?

[分析]一个10尺长的竹竿应有三种截法:

(1)3尺两根和4尺一根,最省;

(2)3尺三根,余一尺;

(3)4尺两根,余2尺。

为了省材料,尽量使用方法(1),这样50根原材料,可截得100根3尺的竹竿和50根4尺的竹竿,还差50根4尺的,最好选择方法(3),这样所需原材料最少,只需25根即可,这样,至少需用去原材料75根。

例3: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两位数,而且是三个连续偶数,它们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应是多少厘米?

[分析]因为三角形三边是三个连续偶数,所以它们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2,4,6,8,并且它们的和也是偶数,又因为它们的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所以只能是14,三角形三条边最大可能是86,88,90,那么周长最长为86 88 90=264厘米。

例4:把25拆成若干个正整数的和,使它们的积最大。

[分析]先从较小数形开始实验,发现其规律:

把6拆成3 3,其积为3×3=9最大;

把7拆成3 2 2,其积为3×2×2=12最大;

把8拆成3 3 2,其积为3×3×2=18最大;

把9拆成3 3 3,其积为3×3×3=27最大;……

这就是说,要想分拆后的数的乘积最大,应尽可能多的出现3,而当某一自然数可表示为若干个3与1的和时,要取出一个3与1重合在一起再分拆成两个2之和,因此25可以拆成3 3 3 3 3 3 3 2 2,其积37×22=8748为最大。

例5:A、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分析]设A走X天后返回,A留下自己返回时所需的食物,剩下的转给B,此时B共有(48-3X)天的食物,因为B最多携带24天的食物,所以X=8,剩下的24天食物,B只能再向前走8天,留下16天的食物供返回时用,所以B可以向沙漠深处走16天,因为每天走20千米,所以其中一人最多可以深入沙漠320千米。

如果改变条件,则问题关键为A返回时留给B24天的食物,由于24天的食物可以使B单独深入沙漠12天的路程,而另外24天的食物要供A、B两人往返一段路,这段路为24÷4=6天的路程,所以B可以深入沙漠18天的路程,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360千米。

例6: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全力生产同一规格的西服,甲厂每月用的时间生产上衣,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的时间生产上衣,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甲厂生产一条裤子与一件上衣的时间之比为2:3;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甲厂生产的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为2:3;同理可知,在单位时间内乙厂生产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是3:4;,由于,所以甲厂善于生产裤子,乙厂善于生产上衣。

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由于乙厂生产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2100件,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2250条。

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2100÷2250=月,然后甲厂再用月单独生产西服900×=60套,于是,现在联合生产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

(2100 60)-(900 1200)=60套

例7今有围棋子1400颗,甲、乙两人做取围棋子的游戏,甲先取,乙后取,两人轮流各取一次,规定每次只能取7P(P为1或不超过20的任一质数)颗棋子,谁最后取完为胜者,问甲、乙两人谁有必胜的策略?

[分析]因为1400=7×200,所以原题可以转化为:有围棋子200颗,甲、乙两人流每次取P颗,谁最后取完谁获胜。

[解]乙有必胜的策略。

[说明](1)此题中,乙是“后发制人”,故先取者不一定存在必胜的策

,关键是看他们所面临的“情形”;

(2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这个问题的解法,将所有的情形--剩余棋子的颗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4的倍数,第二类是其它。

若某人在取棋时遇到的是第二类情形,那么他可以取1或2或3,使得剩下的是第一类情形,若取棋时面临第一类情形,则取棋后留给另一个人的一定是第二类情形。所以,谁先面临第二类情形谁就能获胜,在绝大部分双人比赛问题中,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例8有一个80人的旅游团,其中男50人,女30人,他们住的旅馆有11人、7人和5人的三种房间,男、女分别住不同的房间,他们至少要住多少个房间?

[分析]为了使得所住房间数最少,安排时应尽量先安排11人房间,这样50人男的应安排3个11人间,2个5人间和1个7人间;30个女人应安排1个11人间,2个7人间和1个5人间,共有10个房。


1.准备写作前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论文,建立论文框架,论文大纲,确定论文结构。
2.撰写本节:详细描述不同类型数学原理和方法,如微积分、几何、概率统计、数字逻辑学等,提出相应的研究论点,在符合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结论和讨论。
3.总结撰写:总结论文分析的原理和结论,着重介绍探讨的关键结论,注明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建议。同时,还要在论文中把每个部分的关键性和重要性突出,及时调整整体结构,增添实用性。
4.终稿撰写:根据论文定稿要求,对论文进行细细修改,使排版适宜,文字清晰明了,句子结构通顺,和优美规范,语言正确无误,标点合理准确,以及实验流程清楚,把论文修改终编好,确保有较高的质量水平。

范例:

生活中的数学

摘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练习10以内加减法,比大小,增加了我的学习兴趣。

我爸爸经常到青年路菜场买菜,一到家我就帮着拎菜。爸爸说;“买鸡蛋了,你数数多少个”。我数了一下共有10个。爸爸说:“这些鸡蛋是我们2人吃的,你学了10的分减,现在我来考你,分一分”。我说:“好的,我数学学得还不错呢。”爸爸说:“我们都一样多”。我想了一下说:“5和5”,我把鸡蛋分成5个和5个两份。爸爸说:“对,那你比我多4个”。我于是把爸爸那份拿出2个,说“7和3”。爸爸说:“又对了,我比你多2个”。我从我那里拿出3个,我有点得意,说“4和6”。爸爸点点头说:“看来你学得不错嘛,我们再来”。于是我们又继续分下去,最后我说:“徐老师教我口诀1、9,2、8,3、7,4、6,5、5,我都记得很熟了”。爸爸说:“难怪你都分对了,不过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还能遇到10的分减呢,到时可还要让你帮我算哦”。

后来我和爸爸买东西的时候,一有机会他就拿10元给我去找零,每次我算对了,爸爸都会笑着点点头,说我是“巧算手”。我想原来生活上的能用上数学,我热爱我的老师,热爱我的数学。


一、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数瓶子

我们家的阳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塑料瓶。要过年了,妈妈说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吧。爸爸说:“大的塑料瓶2角钱一个,小的塑料瓶1角钱一个,这些瓶子一共得多少钱呢?”我说:“我要和妈妈一起比赛。”

比赛开始了,我一个一个地加了起来:1角,2角,3角„„一共是„„?妈妈笑着说:“我早就算出来了,是3元5角。”

我不服气地说:“你怎么算这么快呀?”

妈妈说:“你看,大的塑料瓶放一堆,小的塑料瓶放一堆,然后把它们加一下,不就很快出来了吗?”

“对呀,老师教我们数学的时候,也是10个小棒捆一起,不是和数瓶子一个道理吗?”

我重新把它们分了一下,很快就数出来了,我高兴极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我要好好学习数学。


二、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我有一个喜欢捡瓶子的奶奶。院子里经常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瓶。我经常把瓶子到处乱扔。奶奶看见了,说:“这些瓶子的作用可大了 !我从小没上过学,就是靠这些瓶子学会算术的!”我一点都不相信。

奶奶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信我们比比!”

我说:“好的!”我还比不过你吗?我在班上数学还不赖的。

我赶紧叫爸爸来做裁判。

爸爸拿了十几个瓶子,放在地上说:“小塑料瓶是5分,易拉罐1毛,大塑料瓶2毛。”

比赛开始了,我一个一个地加了起来。“1毛,2毛,2毛5,……,我算出来了,是3元5角。”我很得意地朝奶奶笑笑。谁知爸爸给了我张纸条,上面写着“3.5”。我这才明白奶奶早就算好了。

我不服气地问奶奶:“你怎么这么快呀?”

奶奶说:“你看,如果你先把它们分一下,小瓶一类,易拉罐一类,大瓶一类,不就快了吗?”

“对呀,老师教我们数小棒时,把小棒10个一捆,不是和数瓶子一个道理吗?”

“奶奶,我来帮你算算你一共收了多少钱的瓶子?”

“好呀!我的孙女会帮我做事了。”

我先将它们分类,然后十个一算,不到十分钟,我就算好了。我高兴极了。

爸爸笑着对我说:“青青真棒!”

我也笑着对奶奶、爸爸说:“我发现数学真得很有用,我要好好学数学!”


三、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你不是学过体积了吗?”“是啊,怎么了?”这根吃苹果有关吗?我心想。“那你能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算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呢?”妈妈又笑了笑,好像小瞧我似的,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恩,我一定要做给你看!一定!

于是,我赶忙把这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苹果,拿在手里,琢磨起怎样算体积来。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更不是圆柱体,怎么算它的体积呢?我摆来摆去,没有头绪了,此时的肚子还在咕咕作响,我可不能不遵守承诺,就吃了呀,我可不能让妈妈瞧不起我呀,加油,一定还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忍住饥饿,继续埋头考虑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豁然开朗,我不能用量杯,先在里面装些水,记下水位。随后把那个苹果放入水中,此时的水位上升了不少,再记下上升后的水位。最后用上升后的水位,减去先前的水位,不就算出苹果的体积了吗?我高兴极了,向妈妈汇报了实验结果,妈妈这回是满意的笑了。

前文内容

1、首页是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


2、第二页是编号专用页,和首页一样,比赛时不要改动就好,平时训练时不需要管它们。


3、第三页是题目+摘要+关键词。从这一页起开始编页码。一、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二,摘要, 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摘要正文是小四号。叙述问题的意义和目的,给出模型,解决方法,具体结果等。三、关键词,用到的模型、方法的名称,以及你们的亮点。(摘要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写,把队伍的优势都写出来,填满一页纸。)


正文内容

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大致分为问题重述、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说明、模型建立及求解、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推广、参考文献、附录。不要目录!!小标题是黑体四号,正文是小四。

1、问题重述写写题目背景以及对题目的理解,也可以把题目分成几个小问题。最好不要直接复制原文。


2、问题分析对每个问题进行理解、分析、给出解决办法以及所用到的模型。


3、模型假设通过合理化的假设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意要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4、符号说明对建模及编程所用到的符号一一说明。


5、模型建立及求解模型要明确,思路要清晰,就是让人一看就能看懂的那种。求解过程要写出来。


6、模型检验把结果带回实际问题,验证其合理性及适应性。主要有灵敏度分析、误差分析等。


7、模型评价与推广模型的优缺点、改进方法以及实际用途。


8、参考文献这个格式还是值得注意的。具体看图片,或者单独搜一下。


9、附录程序以及一些图表、数据等等。

写一篇关于初三上册第一章数学书的论文,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引言


简要介绍初三上册数学书的重要性和地位。

阐述你选择研究这一章的原因和目的。

二、章节内容概述


详细描述初三上册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分析这一章在数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重点难点分析


指出这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探讨


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这一章的内容。

提出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五、学习建议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六、结论


总结你的研究发现和观点。

强调这一章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七、参考文献


列出你在写论文过程中参考的书籍、文章或其他资料。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你的观点和论述。


谁能给我篇数学小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s://lw985.com/show/3599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推荐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