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5免费论文网-论文免费参考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来源:985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24-11-21 06:40:16 |

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小学低年段学生,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外部的形象、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所以,在低年段科学课的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科版三年级教材的内容中,其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的课时占总课时数的50%。这说明在低年段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内容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蚕)的外部形态和生活;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观察,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同时,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如《植物的叶》一课,课前,师生可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课堂上,通过做“给叶子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认识这些叶子都是什么植物的叶,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观察这些叶的形状像什么,比较这些叶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不但认识了教材中的几种叶形,还可以认识当地其他常见植物的叶子。再如《观察蚂蚁》一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住在什么地方,了解蚂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课时,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了解的蚂蚁趣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抓住机会提出问题:“蚂蚁长得什么样?它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各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请用放大镜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学生会立刻对蚂蚁的身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仔细地观察起来。所以,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事物的兴趣,是使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极好机会,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三、加强观察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要想让学生能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

在证据面前,任何解释都是无力的,11万字的专著居然有3万字的雷同,这学术还能好好的做吗?或许你没有真正的真才实学,没有能力出书,暂时也评不了更高的职称,但这是暂时的,年轻的学者们也应该要耐得住寂寞,静待学术和专业的成长,任何的操之过急可能都会让你前功尽弃。

新闻背景

主角:潍坊学院讲师杨洁(被质疑者),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郝建杰(权益人)

质疑焦点:杨洁的《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诗经〉思想研究》,出版是九州出版社,定价39元,出版时间为2018年8月,一书共11万字,其中抄袭郝建杰的2011年的博士论文将近3万字,抄袭率高达26%,初次举报时间为2019年6月,10月11日郝建杰公开发文声讨。

杨洁其人:杨洁,潍坊学院传媒学院的讲师,主要研究《诗经》,主持山东省级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等多项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2016年获聘省级学科专家。

事件结果:

发现抄袭后郝建杰第一时间联系杨洁本人,杨洁解释是委托中介组稿出版的书,但否定抄袭。

2019年6月份向潍坊学院举报,该校学术委员会称将成立工作组严肃调查,随后向郝建杰解释在杨洁讲师手中还有一本同时出版的17万字的书,有详细的页尾引用注释,而涉嫌抄袭的书是出版社的传输错误导致,与杨洁无关。

在事件持续发酵后,潍坊学院10月13日发文称:杨洁已经停止工作,配合调查,委托第三方法律机构进行鉴定调查。

抄袭初次调查结论站不住脚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该书有大篇幅的内容都是一字不差,不存在引用的说法。书籍出版发行是很严肃的事情,谈何数据传输错误,书籍最终出版权肯定是要经过杨洁本人的审核。

另外,如果说明明知道发行错误,为何不提前纠正和发布声明,该书是2018年8月出版,事发是在2019年6月,中间有足够的时间去纠错,有不少大学图书馆有收录该书,我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学老师为何热衷于出书立著?

估计大家都很清楚,市场上很多组稿中介机构明码标价第一主编,价格低的上万元,高的几十万元都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属于学术造假行为。可这些老师为什么要冒险?

正常情况下,这类专业书籍在书店里是没人买的,受众很小,出版还要花钱,费力,一般老师哪有心思搞这些,有时候也是没办法。为了职称评定而已,学术方面的成就是重要指标,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多搞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等,有时候在职称评定的关键时刻,为了达成硬性条件,不得不铤而走险进行学术造假。

结束语:

大学的学术造假前赴后继,归根到底还是高校老师的职称评价机制不科学导致,必须要进行改革,要突出教学能力对职称评定的影响占比,最大限度减少学术专著出版的要求。同时,我们还要规范出版社和组稿中介的行为,书籍文化市场不是菜市场,花钱就能著书立说会显得知识很没有价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学老师本人要加强自我修养,大学就要有“大”的样子,就算成不了大师,也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关于大学学术圈的风气,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教育热点话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谢谢邀请!

如果本着教学第一的原则,在教书过程中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和论文,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得到自己独到的结论,那么在中小学教学中就有正向作用。如果为了写论文而写,为了评职称而写,对老师来讲有意义,对学生和教学意义不大。

关于论文造假,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查阅相关文件。

第一,因为研究方法会影响到研究结果。譬如说,如果你在探讨台北市捷运乘客对台北市捷运效能的看法,而你所使用的是可作多项选择的问卷而不是对个别乘客进行访谈,那么你所得到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读者若知道你用甚么方法得到资料,即有助于他评估你的研究结果是否有效和可信。第二,同一个研究问题可以有多种探究方法,你必须交代为何你决定选用某种方法来研究,而舍弃别的相关方法。第三,读者也想知道你得到资料的是否合于探究主题之常理。譬如说,如果你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探究台北市捷运乘客对于捷运效能的看法,而你的问卷中却只提供「1.非常好2.很好3.好」等三种正向选择的回答而完全不提供负向选择的回答,即不合于此种探究主题之常理。

论文研究方法的不足指的是将论文中没有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已经使用方法的缺陷进行列举,从而能够让读者明白你的论文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不过在实际描述的时候尽量避开严重的不足,而是将矛盾引向可有可无的地方,这样对你的论文比较有利。


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s://lw985.com/show/3338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推荐专题
相关文章